正如《申辯篇》中所敘述的,蘇格拉底帶給同胞來自神的具體信息是要人們「關心」或「照管好」自己的靈魂,使「自己的靈魂臻於至善」——實際上是要「使自己的靈魂像神那樣完美」,而不要像大多數人那樣,不先關心「靈魂」而先關心自己肉體的享受或「財產」,以致毀掉自己的生活(因為「靈魂」或「心靈」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


蘇格拉底的靈魂觀與荷馬和愛奧尼亞人的看法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者把靈魂看作是「生命的呼吸」,當人「自身」(即他的身體)死亡時,靈魂也就消失。蘇格拉底的觀點也完全不同於深受奧菲斯型宗教影響的那些學者圈子裡流行的觀點,在後者看來,靈魂只是鬆散地棲息在人身體上的異數,它「在身體活動時休眠,但在身體睡覺時醒著」。


西元前4世紀靈魂逐漸被看作是標準的活的人格,是性情與智慧的中心,正如蘇格拉底在柏拉圖著作中所說「正是憑藉這個,我們才被稱為聰明或愚笨,好人或壞人」。當對靈魂一詞的這種用法第一次出現在被認為受過蘇格拉底影響的作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柏拉圖以及色諾芬)筆下時,這確實可以歸因於蘇格拉底的影響。因此,靈魂就是人本身。


康德承認靈魂不可能由於分解而中止,但認為靈魂可能由於失去其自身能力而終結。不朽性不能用純粹理性加以證明,但它可以作為一種道德基本原理而被人信仰。神聖性,即「意志與道德律的完全一致」,要求無窮盡的進步,它「只有基於存在和同一理性動物人格的永恆持續(這叫作靈魂不朽)這一假定上方可能」。


印度的納西克塔(Naciketas)曾說過︰「關於人死後(其靈魂)是否存在的疑問——有人持肯定看法;有人則否定。我所知者僅此而已。」


《斐多篇》 這篇對話藉託蘇格拉底在獄中服毒之前,與他的一群朋友和學生的話別,闡述作者的理念論觀點。對話從討論哲學家為什麼不害怕死亡開始。蘇格拉底用靈魂輪迴說論證靈魂不朽,認為人活著時,由於靈魂受身體變動的感覺和情感的限制,不能認識真正的存在﹔只有當靈魂脫離了肉體的羈絆,才能認識真正存在的理念。他重提“回憶說”﹕當靈魂再次與身體結合時,它原有的關於理念的知識忘記了﹔出生以後,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覺,回憶起理念的知識。


他指出,理念和我們所見到的這個世界的具體事物根本不同,具體事物有生有滅,不斷變化,是不純粹的、相對的﹔而理念是純粹的、單一的、不可分的、不變的、不朽的、是不可見的、神聖的、智慧的真理。


他由此得出結論:一切美的事物的原因就是“美的理念”,美的事物由於“分有”美的理念才是美的,美的理念是一切美的事物的目的,它們努力想達到它,卻永遠不能達到那樣絕對的完全的美。人類好似住在深海底下,誤以為海底的事物就是真正的世界,只有當他上昇出水面,才能看到真正的太陽和世界。人只有從身體的束縛下解脫出來,才能認識真正的理念。


1.『…當其靈魂離開肉體時,對肉體當然不會有絲毫的眷念….』非常贊同這句話!這個想法當然不是一家一派所提出的,除了蘇格拉底之外,佛家不是也視肉體如同臭皮囊一般。請將肉體看做是您使用多年的舊皮包,雖然勉強尚能置物,但千瘡百孔棄之不覺得可惜。真的!當您到了那個境界,會真的不想要回到那個舊皮包裡去待著。故《老子》第13章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2.『…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在渴求死亡的來臨,以及熱切地準備它的到來。...』有無死亡後的世界,眾說紛紜,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信者隨時隨地準備面對死亡;不信者對此斥之以鼻。但是沒有去過死後的世界,怎麼會知道那個世界不好呢?
怎麼會知道已死去的人正在懊惱著,當初在世的時候為何會貪生怕死呢!《莊子》『齊物論』「…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聲乎!…」


以為已經準備好面對死亡,也盼望死亡趕快降臨,但面臨死亡之際,卻又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可見準備的功夫還不到家,需要再繼續修身養性;再過些時日,又以為準備好面臨死亡了,卻又有俗事未了,牽腸掛肚無法走得灑脫,只得再度留在世上,繼續磨練德行;真正能夠平心靜氣地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心境不再浮躁,發生的任何事物皆能視同自然現象,如同一杯含有雜質的清水,終於塵埃落定,煩惱雖在,但不發生任何影響作用;也感覺不到清水及玻璃杯的存在,外境事物的變化了然於心,自然能夠知道自己的大限是在何時,境界稍高者甚至能夠自行決定何時去逍遙自在,常聽佛學老師說:
「...有人是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等等現象...」,大概就是這種境界吧!境界更高者,還可以來去自如,忘了佛家如何稱呼這種境界,是「慈航普渡」、「乘願而來」嗎?




去參觀畫室
...想學繪畫請電04-2310-0005.台中市文心路二段
●課程內容包括:造形藝術、創意手繪本、創意作文、藝術鑑賞、插畫、紙黏土、素描水彩等
●寒暑假皆有開設冬令營及夏令營,歡迎加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